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如何做好心肺复苏教学

一、心肺复苏理论学习

        CPR作为临床急救医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临床技能,掌握基本理论是前提条件,首先应开展CPR知识讲座,根据医学生特点,以《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为基础,编写CPR教学讲义,制作简明扼要、操作性强、通俗易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讲授CPR的要点,掌握CPR的基本内容。

        CPR操作细节对患者预后影响很大,医护人员对CPR技术掌握及运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患者的预后。培训采用规范化、程序化的示教及操作,避免遗漏重要内容。CPR的规范操作包括:(1 )识别心跳呼吸停止:突然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心脏骤停:突然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和心音消失;(2)呼救;(3)基础心肺复苏(BLS ),包括开放气道(airway)、人工呼吸(breathing)和人工胸外按压(cir-culation )。国际复苏联合会(ILCOR)在2005复苏指南会议上推荐了新的BLS的操作流程:患者无反映-开放气道-检查生命指征-CPR直到可以电击-需除颤给电击1次-再连续做5组CPR-CPR有效指征判断。

         熟悉CPR原理:(1 )“仰头举额法”开放气道的原理,心脏骤停患者因下领肌松弛,舌根后坠,压迫咽后壁,加之舌骨后退,声门趋于关闭,采用“仰头举额法”即可有效地开放气道;(2)人工呼吸的原理;(3 )胸外按压的原理,即“胸泵”原理,正确有效的心脏按压是维持循环的基本措施。

        2005心肺复苏指南的新理念: (1)对非专业急救者的培训改为遇到呼吸停止的无意识患者时,先进行2次人工呼吸后立即开始胸外按压;(2)简化人工呼吸程序,持续吹气1s以上,保证有足够量的气体进入并使胸廓有明显抬高;(3)强调胸外按压的重要性,以“用力按压、快速按压(100次/min).减少中断、保证胸廓充分反弹”,力求简洁、通俗、实用;(4)单人或双人CPR均采用30: 2按压一通气比率,建立高级气道后,不再因通气而停止按压。

        对于CPR知识难点的掌握,可以采用歌诀结合数宇记忆法,简单便于记忆、联想,能激起医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场BLS的判断要做到“一看二摸三听”:一看神志;二摸颈动脉、股动脉;三听有无呼吸音和心音。

二、情景模拟教学法

        CPR是急救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技术性强,教学中既要讲清理论问题,又要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巧。然而心跳呼吸骤停与碎死是极其凶险的临床突发事件,救治过程中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CPR的失败,发病时机无法预测,CPR的临床实践机会少,教学难度较大,使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该技术。最佳的教学方法是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再模拟情景后的动手操作才能使学生加深理解。急救模拟人能很好地模拟各种临床病情与环境,非常适合用于CPR的临床教学,使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根据CPR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设置情景,以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让学生融入到CPR的情景中去,加深学生对CPR理论的理解和对实际操作的感性认识。

        对CPR的BLS和高级心肺复苏(ACLS)两个阶段进行培训。培训内容:BLS包括心脏骤停的判断、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ACLS包括简易呼吸器的应用、电击除颤、复苏药物的使用等。

情景模拟教学法通过情景设计、情境带入、情境运用三个阶段进行培训。

1.情景设计。

       利用临床医学技能培训中心,模拟CPR的现场。设计某人(模拟人)因某种原因突然倒地,判断为心跳呼吸骤停。

2.情景带入。

      教师按标准CPR程序分步进行,操作完毕简单讲解相关CPR理论知识,再次示范CPR操作步骤,再由学生在模拟现场进行CPR仿真练习,直到操作熟练为止。医学生不仅要规范和熟练地掌握高质量的BLS,更要学会使用医学设备和药物如简易呼吸器、电击除颤仪、肾上腺素等进行ACLS,以获得最佳的救治效果。

3.情境运用。

       教师启发学员自己发现训练过程中的错误和问题,并由学员回答问题或通过讨论得出确切的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医学专业,尤其是急诊专业具有重要作用。具有以下特点:(1)模拟性能高:通过恰当的设置参数可以模拟真实的教学环境,实现CPR各个环节的真实模拟,可以将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相结合;(2)可重复操作、反复训练,包括侵入性操作,不会对患者产生危害;(3)教学或培训过程可以记录和回放,学生和教师通过观看培训记录,结合多种情景的诊疗实践,发现并纠正实际操作中的错误,实现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当然,情景模拟教学也有其局限性:操作训练与真正的CPR尚存在一定差距,唯有真正做到在操作训练中准确熟练、过程连贯,才能保证在实际工作中进行CPR时临危不乱。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医生既要充当抢救者和抢救组织者,还要与家属进行沟通,因此情景模拟教学不能完全取代临床实习和真实的临床训练,应当在恰当的时机带学生进行现场操作。

三、心肺复苏中的常见问题

1.意识评估。

学生在拍打患者或摇动患者肩部时用力过猛,容易使头、颈损伤的患者造成二次损伤。呼唤患者时,声音太低,会将有意识的患者误判为无意识。

2.呼救。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常无求救意识,未做到高声呼救及拨打电话求救而只进行CPR,或因紧张向急救中心打电话时表达不清。

3.开放气道。

最常见的错误是气道未开放或开放不够。在施救时通常未将患者口鼻中的异物清除或清除不干净,无法实施有效的人工通气;清除异物的手法不正确,使异物推向口腔深处,加重了气道梗阻;将患者的头颈部过度后伸,反而造成气道闭塞。

4.人工呼吸。

在进行人工呼吸时,吹气困难的主要原因是气道未开放或开放不够,其次是漏气。人工吹气时间过长或过短;因反复多次开放气道和人工吹气而未能及时进行胸外按压。

5.胸外按压。

胸外按压定位不准确,按压手法不正确,用力不垂直,按压方向倾斜,按压力量不足,按压深度不达标,松弛时间不足,按压速度不均,或因其他环节如判断呼吸、脉搏耗时过长,导致胸外按压中断时间过长。

四、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PBL )

        PBL是口前国际医学教育中普遍采用的方式,也是医学教育研究的热点。PBL是一种“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发现问题后由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因此,PBL是以问题为核心的、主动式的学习方法。PBL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CPR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

       针对上述CPR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方而:对意识评估要强调“轻拍重唤”,施救者而部与患者而部距离不能太远,以免遗漏患者的细微反应,使有意识者误判为无意识。使学生认识到进行CPR前呼救的必要性,尽早启动医疗急救服务体系,以免使“生存链”中断。开放气道最常用仰头举额法,而对颈椎损伤患者正确的手法为托领法,以免使其头部过度后仰加重颈椎损伤。在进行人工呼吸时,2005年指南不再推荐深吸气,以正常吸气即可。胸外按压是CPR中错误最多的环节,正确的按压位置应为胸骨中、下1/3交界处的正中线上,双手手指交叉并向上翘起,脱离胸壁,仅用掌根接触胸壁;强调按压时肘关节伸直,用上半身的重量来垂直按压,不依靠手臂的力量;保持膝关节不动,髓关节上下活动,使按压力垂直不倾斜;强调按压幅度4-5cm,松弛至胸廓完全反弹,增加回心血量,但松弛时掌根不应脱离胸壁,防止移位;可使用默念唱数法来控制速度和频率,纠正按压快慢不一的错误;2005年指南指出,除非建立人工气道或除颤,中断心脏按压的时间不得超过10s,检查脉搏和人工吹气也应在10s内完成,过多中断按压会致使冠脉和脑血流中断;两人以上复苏时,应相互替换以免因体力下降致CPR质量下降,每5个周期CPR约2分钟后应更换按压者,并应在5s内完成更换。

        PBL具有灵活性和自主性,但必须在培训中始终把2005年指南CPR操作流程作为框架,指导学生对CPR各个环节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学习。PBL结合CPR情景教学法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在临床工作中成功的CPR并不是一个医务人员能够完成的,整个抢救过程需要多名医务人员分工合作的团队协作精神;此外,可使学生学会判断病情,采取正确有效的抢救措施,在抢救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得心应手地参加今后的抢救工作。

五、效果评价

        培训前后进行CPR操作考核,根据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制定合适的考核标准,包括判断(意识丧失、心跳停止、呼吸停止)、呼救、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及复苏有效指征等内容。急救模拟人通过充分而逼真地模拟人体的解剖结构和临床实际情况,将情景、操作融为一体,由于模拟人操作不仅具有可重复性,而且还具有可以标准化的特点,因此使用模拟人系统作为评价工具科学而客观。

六、小结

        CPR是急救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技术性强,教学中既要讲清理论问题,又要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巧,精讲多练。PBL和情景模拟教学是先进的教学方法,在进行规范化CPR培训时,两种模式结合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