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技术对心肺复苏后的脑复苏是有效的。但亚低温对全身其他脏器的功能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动态观察心肺复苏后患者亚低温治疗对肺静态顺应性、肺动态顺应性、气道峰压、平台压、气道阻力及动脉月市泡氧分压差等肺功能的影响,以便进一步研究亚低温在其他脏器功能保护方面的优缺点。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1月一2009年6月收治的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成功后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55 ~78岁,平均(66. 5±12. 0)岁。两组患者既往均无肺部、肝脏等基础疾病。经心肺复苏后到达基础生命支持后随机分常规组与亚低温组各10例。
1. 2治疗方法 亚低温组采用全身降温毯(GAYMAR MEDI-THERM-11)4 ~6h甚至达12h缓慢降温,使温度控制于32℃~35℃之间。配合药物冬眠肌松剂(0.9%氯化钠溶液加至50ml+氯丙嗪100mg+非那根100mg+卡肌宁200-400mg)静脉持续泵入2 ~4ml/hDrage呼吸机辅助呼吸。常规组与亚低温组皆采用一般的治疗,如营养脑神经,脱水药物减轻脑水肿,呼吸机辅助通气等。
1. 3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肺静态顺应性、平台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组比较常规组,动态顺应性、呼吸道阻力、气道峰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目前认为,低温是可靠的延生复苏手段,已试用于脑损伤、脑复苏的治疗及器官移植中,均取得明显效果其机制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脑耗氧量,维持正常脑血流和细胞能量代谢,减轻乳酸堆积与降低颅内压力,当体温降至30 ℃时脑的耗氧量为正常时的50%-55%,脑脊液压力较降温前低56%,减少能量代谢及腺有酸池的降解。(2)抑制颅脑损伤或缺血后急性高血压反应,保护血脑期病死率高。HFOV是用小于解剖无效腔的潮气量、以超生理通气频率的振荡产生双相压力变化从而实现有效气体交换的一种机械通气方法。可以迅速改善换儿的缺氧状态。本组结果显示,HFOV治疗后患儿缺氧症状迅速缓解,12h多能纠正低氧血症,同时需氧浓度显著下降,在较低的通气压力下,12hPACO2明显下降,说明HFOV在改善肺通气的同时,也能迅速有效地改善肺换气功能,与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结果相符。
自HFOV用于临床以来,在HFOV是否造成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病率的增高以及诱发慢性肺疾病等存在争议,临床多中心对照研究结果也不一致,这可能与患儿胎龄和体质量、病情程度、治疗时机、医护人员对呼吸机的熟练程度等多种因素有关本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可以降低心力衰竭、NEC、慢性肺损伤的等并发症发生,而肺出血及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本组结果显示,HFOV能明显改善危重新生儿的缺氧状杰,提高氧合,不增加出血并发症,是抢救NRDS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