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J/CPR590 液晶显示高级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
由“第一目击者”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CPR)是心搏骤停患者预后转归的重要影响因素。普及社会公众CPR急救知识,增加公众CPR培训人数,提高公众急救复苏质量,对医院外心搏骤停患者的成功复苏至关重要。在校大学生作为社会公众的特殊群体,知识与技能接受能力强,应优先作为CPR培训的对象。目前,对在校大学生CPR培训研究方法的报道有很多,但培训效果却各有不同。如何吸引在校大学生参与CPR培训和提高培训质量成为诸多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心搏骤停发生后4~6min,即可对脑和其他重要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抢救心搏骤停的患者,CPR操作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据报道,我国每年发生心搏骤停人数高达55万多例,其中能够得到CPR救治的人数不足5%,医院外CPR成功率低于1%,而且复苏质量也很差,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此外,美国有1300万人接受过CPR培训,而国内只有不到1%的人接受过CPR培训,急救复苏技能的强化训练更是少见。社会公众急救知识与技能匮乏、CPR培训不能广泛传播是我国院前急救成功率低以及“第一目击者”现场急救实施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为全面提升急救复苏与精准健康的传播和转化,我国对普通公众进行CPR理论知识的普及和技能操作的培训越来越重视,先后在国内几十个大中型城市建立了针对普通公众的CPR培训中心,并在2018年修订了《中国心肺复苏培训专家共识》。在社会各界CPR培训中心的指导下,针对不同社会群体,已经有多种CPR培训模式出现。但同美国一样,我国的CPR培训中心也具有地区差异性,多位于中东部大中型城市,而在资源短缺、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针对普通公众的CPR培训中心则很少。在2016年,由AHA和中国社会救助基金会共同支持的首个针对我国普通公众的CPR培训中心在北京成立;同年,由中国红十字会和国家卫计委等机构组建并启动了“525+(我爱我家)”工程,计划在5年内普及CPR培训2亿人,这加快了我国CPR培训的推广与普及,对开展全民培训CPR具有里程碑意义。医院外的急救复苏需要社会公众全民参与。在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处于非常活跃的年龄阶段,知识与技能接受领悟能力强,毕业后进入社会各种工作岗位,对其周围的人进行知识传播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应优先作为CPR培训的适应对象。回顾数据库相关文献可发现,以在校大学生为CPR培训对象的研究报道有很多,调查研究和培训方式多样化,但培训效果却各有不同。医学专业类大学生因专业优势,在学习过程中会接触到一些CPR的相关理论。而那些非医学类专业的大学生,CPR理论对他们来说会很陌生,进行CPR培训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在实际演练中更是很难标准化操作CPR。